狗肝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来盘炒猪肝儿,再来二两黄酒,黄酒温一温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http://www.xftobacco.com/zzbb/myjd/2795.html

你们三个人啊,良心被狗叼走了?你们竟然这样说你的爹,你爹为了你们,一次一次去卖血,卖血换来的钱都是用在你们身上,你们是他用血喂大的!

哭骂的人叫许玉兰

她在骂她三个儿子,许玉兰老公叫许三观,而许三观年龄60多了,今天想吃炒猪肝儿喝黄酒,因此决定再卖一次血。但是血头嫌弃他岁数大,嘲讽羞辱了他,许三观委屈的当街哭了。三个儿子和许玉兰被人找来,看到老泪纵横的许三观,老大一乐觉得爹这样当街哭别人会以为孩子不孝敬,二乐和三乐说爹给他们丢人了,因此许玉兰被气得大骂。

想当初自然灾害那年,家里只能喝玉米粥,喝的你们三个脸上都没肉了,你们爹就去卖血,才让你们吃上面条!二乐下乡插队,为了讨好二乐的队长,你们爹卖了两次血;一乐,你爹为了你的病,一路卖血到上海,何况他还不是你的亲爹!你们三个狼心狗肺的东西……

许玉兰哭闹了一辈子,这次最为痛心,她拉着许三观掏出兜里所有的钱,带许三观以前卖完血会去的饭馆,一口气点了三盘炒猪肝儿和一瓶黄酒,这个一辈子靠卖血养家的男人,儿子不心疼她心疼。

“我这辈子就是今天吃的最好。”许三观笑着吃着,心满意足。

这个老实朴实的男人

为了这个家,一生卖过很多次血,很多一起卖血的同乡身体垮掉甚至死去,只有他还活着,他很欣慰也很满足。其实现在家里已经不缺钱了,可是他今天特别想再卖一次血,吃一次炒猪肝儿喝黄酒,只是为了怀念当初和证明自己还不老。

许三观和许玉兰是原配夫妻,年轻的许玉兰很漂亮有“油条西施”的美名,而许三观在丝厂工作也算稳定,他求婚许玉兰非常顺利,接着许玉兰连着生了三个儿子:一乐、二乐和三乐,一家五口虽然不富足但也小温馨。

直到一乐慢慢长大后越来越不像自己,别人的闲言碎语传到耳朵里,许三观质问许玉兰,才得知一乐是许玉兰和前男友的儿子,羞愤难自持的情况下,许三观排斥一乐,但是毕竟养大的孩子,许三观最后还是默认一乐是自己的大儿子,比亲生的还亲,这是许三观特别善良的地方。

一乐得了肝炎要去上海治病,许三观一路卖血到上海,他每次卖血前都要喝八碗井水或者江水,喝不下去就吃盐,中途因卖血过多休克过,几次命在旦夕都侥幸存活,只是为了救不是亲生儿子的一乐。

二乐插队时,队长来家里吃喝,又是许三观卖血凑钱才请队长吃饭送烟,才有机会让二乐有返城机会。

自然灾害时,家里五口人饿的喝水和稀玉米粥,为了省力气,喝完全部床上躺着,都快饿死了,又是许三观卖血才让大家吃一顿面条。

为了这个家和三个孩子,许三观卖了一辈子的血。

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

我一开始看觉得口水话很多,但看着看着,心也在为许三观这个男人的命运揪着,他不是一个英雄,只是一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有着小人物的善良、爱心、盲目乐观、自我满足甚至有点小狡猾,有很浓重的喜剧色彩,但是又非常重情重义。

余华的文字一贯的朴实,他曾经说自己的文字之所以朴实是因为认识的字不多,但就是这些字,能让我们看见了《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许三观的反复卖血,感觉叙述重复,其实余华是想通过许三观四十年来的每次卖血经历,来阐述底层生活顽强生存的现实和意义,生命的价值就是活着。

这是一部很精彩但又特别朴实的小说,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很多内容都是通过对话来展示,甚至连心理活动也很少。

许三观的一生

只是一个小人物的缩影,见证了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经历的贫穷、饥荒、和”特殊年代“的历程,许三观们顽强的活着,忍耐着,如此简单的一个故事,通过一个人的四十年卖血经历,阐述了一个时代的发展。

这是一部看似很普通的小说,但是结构巧妙、文字简单、情节一环扣一环,堪称精妙绝伦。就好像你吃惯了山珍海味,喝够了心灵鸡汤,给你上了一碗清粥小菜的感觉。

男人的责任里包含着人生的无奈,女人的哭闹里包含着生存的委屈,要想理解余华理解底层人物,《许三观卖血记》不能错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