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肝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哎,瘦是没可能了最近吃过的好吃的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多少钱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73521.html

吃吃吃

最近吃的

好吃的

还是吃吃吃

哎。冬天就别想减肥。

冬天就太容易吃了。温度低了觉得冷了,想吃,说是身体自己会自发的补充脂肪来抵御寒冷;霾重阴郁就又想吃,说是大脑需要碳水会让身体分泌5-羟色胺来获得舒畅欢快的感觉。这么说起来,原来都不是我想吃,而是身体和大脑需要吃,所以也是没法瘦了。我自己掰着指头算算最近吃了多少顿,一个是我们成立了一个四个人每周轮流做东请吃饭的小组,说是互相诉说烦恼而结伴互助,但我觉得其实就是为了吃。哎,我现在越来越觉得自己,若是坐在餐桌前,若是餐桌上的食物味道不错,我基本就没在想别的,也听不进别人说什么。所以吧,什么社交啊应酬啊businesslunch啊,说来说去,就是吃。吃这件事,当然能获得些许快乐,但吃完也就过去了,似乎也留不下什么。所以我还没忘光的时候,赶紧记下来,哪些是好吃的。

01吃不到才是最美的

第一家是静安寺商圈里傣族菜,我依稀记得那地方原来开云南菜的,餐厅设计能见到孔雀之类的装饰,当时生意就好,可实在也没啥好吃。而现在变成了傣族菜,也是突然,某个周一,一个朋友说中午吃饭,我本来不打算去,想着当周已约了好几个的饭局,但还是想听听吃什么,朋友一说,我一查,感觉从单位走过去要走好久,可还是不死心,再看看店里菜的图片,我对朋友说,我现在出来了。

真是好吃的,特别是铜锅里那种酸辣爽利的味道。同样是辣,现在川菜啊火锅等等,辣的食物也多,可为啥会觉得这家的辣好吃,我觉得是因为它辣得丰富而富有层次,且酸辣的基调加上了香料,辣得有些新奇,让人一下就上瘾了。其他点的两个菜也不错,青芒果色拉让人仿佛到了泰国,还有个叶子扎着的烤鸡,也不错。

好吃是好吃,但有点没吃过瘾,可能是当天人多,以至于后两天我约了个朋友,两个人去把同样的菜又吃了一次。这次显然能吃过瘾了,却觉得没前一次好吃,可能是少了那种意外发现美味的欣喜和满足,或者是美味也和好看的人一样,得不到才是最美的,得到了也就审美疲劳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厨师出菜不稳定。

02两道爆炒猪肝

我知道图不是猪肝,是其中一家店的毛蟹炒年糕。哎,要是让我点菜,我真很容易就点一桌子黑乎乎的菜。

能找到一桌都爱吃猪肝的人也不容易,我往往点菜时翻到猪肝,又想吃,思付着同桌人可能不吃内脏或觉得内脏不养身等等,就不会主动开口点猪肝。要是有人先开口点猪肝,那真是太赞了。我这个四人吃饭小组,看来每个人都爱吃猪肝,于是就连吃了静安寺商圈里的两家餐厅,猪肝都非常美味。

一家是香港米其林二星,我记得我最早去吃是数年前,生意真是惨淡,晚上就我们一桌,两人被七八个服务员或经理围着,众星拱月似的。就觉得就这么点生意,若是再不点些什么,真是不好意思,结果点了东星斑,好像是两百多一两,一条鱼两千多吧。但真是好吃的,数年难忘,反而招牌的脆皮鸡非常一般。

这次去吃是中午,有人在生酮,看了菜单也就没再管了,还是点了虾饺和凤凰千层糕,然后煲汤,烧肉,乳鸽等等。我能记得吃过的几道菜,都是好吃的。煲汤的水准不逊色于利苑,烧肉也是够质量,三层口感分明。另外就是猪肝好吃了,火候非常好,令人难忘。

才说难忘,结果后一次在嘉里中心里那家淮扬菜,又吃了猪肝,就立刻把前一次的猪肝忘记了。我原本从没想过这家餐厅的猪肝会好吃,真是狭隘了,结果发现了宝藏。猪肝是姜炒,火候和调味都好,特别是那个“甜”,是收敛而含蓄的,像大家闺秀似的,不像有些餐厅红烧或爆炒,放糖放得让人觉得又腻又恶心,跟暴发户女儿把大logo名牌穿在身上似的,生怕你吃不出甜味。同桌的人说,这是她吃过的爆炒猪肝里可以排前三的。可惜,好吃得忘记拍照了。

03泰国菜的越南滋味

因为看了泰国BL剧,就沉浸在泰国萨瓦迪卡的氛围中。心想着今年也没能去泰国,于是吵着要吃泰国菜。新业太古汇那家泰国菜,改良过口味,可真好吃。冬阴功海鲜汤,古法*咖喱炒蟹,还有什么虾和一个河粉,记得住的都好吃。

我有时候想想吧,现在吃也是吃的粗俗,好吃不好吃就看能不能记住,吃过之后会不会想再吃,也不像网上许多美食博主,把一道菜一二三四五分析得有声有色。但没办法呀,人多吃饭就是这样,一道菜上来,一人一筷子就差不多了,赶紧吃吧。而且,大美无言,天衣无缝,能被拆解出来的,都不是浑然天成的杰作,也就能寻找到瑕疵的缝隙了。

像这家泰国菜,也是调味丰富,仿佛口腔里每个区域的味蕾都没闲着,在感受它们负责的味觉。所以,真没必要去辨别了,就好好感受吧。这就跟恋爱似的,你要是遇到了个特别喜欢的对象,就好好恋爱吧,别在思前想后分析各种经济条件文化兴趣适合不适合了,也没必要患得患失猜忌到底喜欢他什么等等。像我,为了好好感受酱汁,就整整吃了一碗米饭。

04宁波台州菜

因为想吃带鱼,又连着吃了几家宁波台州菜。一家是iapm里的某个宁波菜的子品牌,说是带了“小“字么,应该比总店便宜。但其实也不便宜。一桌子菜吃完,竟有些恍惚:说好吃吧,确实是好吃的,若说多好吃呢?似乎也没有多好吃。但说贵,就肯定是贵的,性价比实在不高。就比如煎带鱼,一份要左右,我总觉得起码是一条一斤左右的规格,肉要厚,结果上桌一盘也就8块,大小也是寒碜。当然,也有人说,煎带鱼就要吃肉少的,煎得脆,肉多的带鱼应该去清蒸。我就不认同,煎带鱼也可以有另一种味觉审美,就是外脆里嫩的口感,而前提条件,还是带鱼要大,肉要厚。

家烧鲳鱼年糕肯定是好吃的。我最近看一本写舟山美食的书,就说舟山人把鲳鱼分好几种,各有不同吃法,而鲳鱼还非常适合宴客,鱼的形状好,上桌体面。但我是觉得鲳鱼没必要太大,太大肉多但不容易烧出味道来,我有次在那家米其林星的台州菜吃鲳鱼,大似乎是大,一条也要五百多,可吃起来也没几块肉,而味道也索然,鲜也没那么鲜。同样五百多,若是吃牛扒,那种满足感会成倍增长,何必去吃鲳鱼呢。而这次吃的宁波鲳鱼,尺寸小了,鲜美烧出来了。

沙蒜豆面更没什么可吃的了,其实就是海葵烧粉丝,但我看看盘子里都是粉丝,也没看海葵,似乎要近两百一盘。后来,我在台州吃的沙蒜炒糕,也就几十块,可里面的海葵估计有二十多颗。所以,就真会觉得这家宁波菜性价比不高,虽然吃了很多也不尽兴,于是后几天,我又换了家宁波菜继续吃。

这家原本在镇宁路,后来搬到了华敏广场,也开了十几年了,以前没店名,就只能用旧款宁波菜来形容它,结果现在索性就用旧款宁波菜做店名了。上一次吃,也要七八年前,当时隔三差五要去吃一次,像血蚶糟蛋之类的都能吃到,火瞳鸡汤也好喝,双鲞烧肉等等,还有些传统家常菜,都非常好。

可是几年不去,再去就觉得物是人非,当然店内也是脏乱,也没其他桌客人,菜当然也变过了,点了鸡汤,不仅大砂锅变小锅了,里面东西似乎也变了,反正也不是以前的味道,当然价格倒高了。反正又吃得兴致索然,但还是想吃,就又约了一家嘉丽中心里的台州菜。

这家台州菜真是人气旺,提前几天也订不到,为了吃,我们11点就去店里了。耳闻不如目见,真吃了就觉得一般之一般,几道招牌菜都不好吃,味道怪,这个怪就怪在,调味不台州,也不江浙,而应该传统调味的菜呢,又到不了传统的标准,比如酱油水,就整个儿淡,清蒸能蒸得那么没味道,也真是本事了。

所以,宁波温州台州菜,如今似乎多是各榜单和摘星头部餐厅,但说来说去,也就是食材好就好吃,海鲜质量好,又新鲜,自然就好吃呀。和其他菜系比起来,酱油水和家烧,有什么技术含量呢?而真正宁波温州台州菜里的那些精髓,那些花功夫,比如制鲞,腌鱼等等,在这些餐厅也吃不到。

05西餐和日料

最近吃的西餐里,那家外滩的米其林法国菜是可以的,毕竟是国际著名餐厅的分店,会提供品质服务,就同等于你在纽约或巴黎的任何一家分店里得到的类似,每一道菜的设计,出品,到餐厅里每一个细节,包括食物的,或服务的,都无懈可击。小到餐前面包和奶油,都能让人感受到是花了心思的,也是好吃的。

就不久前我才刚在兴业太古汇里那家奢华酒店的意大利餐厅吃了一顿,就感觉“呵呵”,好的地方可以,不好的地方也不少,但这些也算了,最大的问题在于“平庸”,就菜也没什么出色,留不下什么印象。好比一道5j火腿,放在如此大的一片吐司上,让人怎么吃呢?还对上许多辅料,让人怎么吃呢?且吐司也就很一般。还不如我以前在昌平路一带吃过的一家西班牙菜里吃5j感受好,就很简单,切好了送上桌,配上番茄等酱料和饼干面包等,自由搭配着取舍,随意又美味。

龙虾面也很一般,酱汁单薄,面也不是手工的。所以整顿饭,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份熟成的M5牛扒,倒是不错的,散发着果香味,近大洋也是值得的。可整体而言,这种餐厅就没什么意思,没必要再去吃。

反而是外滩那家米其林法餐,真是可以纪念日或重要的日子或干脆找点理由和名目去吃。招牌菜非常多,皇帝鱼刺身,龙虾,牛肉等等都是好吃的,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扇贝。煎得非常好,切开既不会让人觉得生,却充满汁液,上头用花菜,本地食材,也相得益彰。难怪《地狱厨房》里GordonRamsay就一直让学徒煎扇贝。原来煎好扇贝真是不容易,但煎得好居然那么好吃。

当然,各道菜调味也好,会让人觉得丰富的味道层次,不同滋味和口感食材间的搭配来提升和增显美味,以及如何用调料来衬托。就一道看似简洁的一道菜,都能让人感受到菜是经过了研发的,反复试验之后才会出现在菜单上,而又在不同地区的店里经过客人品尝之后,还能留在菜单上的——它就是好吃的,没什么道理。这和跨国公司生产一个产品的道理,其实是类似的。

如果硬要说缺点,我会觉得还不够“勇敢”——在本地化上,比如本地食材调料和烹调方法的运用上,感觉不如东京的法餐。

还有家日料让我预约,徐峥开的,或许也不能算“正宗”日料吧,所以会让我觉得,chef体现出来的,不是那种一路在老牌寿司店学徒,而最终出来自己开店的“名门弟子”的感觉。当然那家店的chef一定也是摸爬滚打了很久,可能也是师出名门,可就餐而言,我感觉到的,是强烈的对食材的处理——非要说这是创新,其实也不贴切。

比如刺身,强调的倒不是食材的奢侈或新鲜,而是食材怎样才更美味,当然金枪鱼大腩是不需要加工的,海胆也是,而白身鱼则炙烤后卷上了配料。寿司也是,许多会抹酱或炙烤,或搭配松露。

文字/金淼淼

图片和封面/金淼淼手机乱拍

更多影视闲谈

━━━━━━━━━━━━━━

送我一个「在看」吧

金淼淼

筹集买书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