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肝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岭南家风状元及第粥那个状元一门四进士 [复制链接]

1#

他吃过的粥取名“及第粥”,

住过的地方改名“福地巷”,

谁的排场这么大?

他就是广东状元伦文叙

伦文叙画像

 

粤菜中“状元及第粥”的得名,与伦文叙考科举的故事分不开。据说当年伦文叙高中状元,不忘施粥店主的恩情,回乡省亲第二天便去看望老店主,并请老店主煮一碗粥。老店主命人煮了一碗肉丸、粉肠、猪肝齐下的粥,献给伦状元。伦文叙便给此粥取名“状元及第粥”。

状元及第粥

家族简史

伦文叙出生在南海县黎涌村(今佛山市禅城区澜石黎涌村)。自先祖伦次陆始,伦家就在南海黎涌村落户。伦次陆曾出任广州司教授的职位。据传,在第六世祖伦善受害入狱后,伦氏后人开始分散各地,伦文叙的祖辈则依然留在黎涌村。伦文叙的父亲伦显务过农,做过佣工,后来以撑渡船为生,但收入仅能供一家大小温饱。由于收入微薄,伦显无力送儿子伦文叙到私塾读书。在伦文叙两三岁时,伦显便在劳动之余,用心地教他写字、读书,背唐诗、宋词。

?

名人故事

 伦文叙(—),字伯畴,号迂冈。明朝南海县黎涌人。明孝宗弘治十二年(年),连中会试第一、殿试第一,考取状元,后得到翰林院修撰的职位。后任经筵讲官,每进讲,往往能阐发深刻道理,启迪君心。不久,又升为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侍讲。年(明武宗正德八年)春,纂修皇室族谱,记载精密,文辞丰蔚豪宕。年秋,出任应天试主考官,归途中得病,卒于京,享年47岁。著有《迂冈集》《白沙集》。他创作的对联在民间广有声名,这些对联不但发挥了应有的魅力,极大扩展了对联原有的艺术之美,且根植于粤语的地域特色,语言“白话化”,扎根于广府文化的生活圈子,有着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


  伦文叙自幼家贫失学,父母以种菜、卖菜供养全家。他的父亲伦显,小时候也读过书,只因生活贫困,未能走科举之路,于是便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小文叙身上。伦文叙两三岁时,父亲便在劳动之余,用心地教他写字、读书,背唐诗、宋词。在父亲的教育下,他短时间内就能流利地背出数十首词,并练得一手好字,还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


  伦文叙七岁时,常到村里一所私塾门外偷听,塾师得知后深受感动,决定收他为学生,且不收他的学费。因为聪慧好学,伦文叙八九岁已能诗文,长于对联,每试必列前茅,有“神童”“急才”“*才”之称。其后,塾师年老病逝,伦文叙因而辍学,但仍一面卖菜操持糊口,一面专心钻研经典。


  传说一家粥铺的老板可怜伦文叙年幼家贫,且怜惜他的才华,于是就天天买伦文叙一担菜,并要求他亲自送到粥铺。在伦文叙把菜送到粥铺时,老板就会用卖剩的猪肉丸、猪粉肠、猪肝生滚白粥,然后再放些姜葱等佐料,免费请他吃,权当午餐。伦文叙衣锦还乡后,因感激粥铺老板的恩情,为此粥取名为“状元及第粥”,并亲笔为粥铺写下牌匾,从此,粥铺名声大振。


  明代郭棐的《粤大记》评价伦文叙天性温厚淳朴,很有德行,显得十分和气,他在研学上擅长经史,手不释卷;他写文章效法韩愈、扬雄,文气悠长宛转,有丰富的趣味;并认为他的孝顺和友善都是出于天性,且不好与人攀比。

伦文叙雕像

家风传承


  伦文叙的正室夫人是区氏,顺德陈村镇潭村厚街人,生长子以谅、次子以训、三子以诜、四子以谟。伦文叙的师兄、思想家湛若水评价区夫人,说她生性柔和贞正,聪敏婉约,遵守伦理规范,从不擅离本分。父母都称赞她是贤女,应当配给君子作妻。她天生具有母仪,恭恭敬敬,不违背长辈的意思。服侍公婆,非常孝顺。恪守先人教导,对晚辈下级十分仁厚,对孩子慈爱等等。


  伦文叙的侧室夫人是邝氏,生五子以谔。


  他的长子伦以谅,字彦周,正德十一年(年)乡试第一,十五年(年)中进士。官至南京通*司参议。嘉靖二年(年)告老归养,卒年56岁。


  次子伦以训,字彦式,号白山,正德十二年(年)会试第一、殿试第二。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著文集48卷,诗集32卷,明朝彝宪卷。伦以训年少时就鹤立鸡群,他读书过目不忘,长大一点便精通经、史、子、集。嘉靖四年(年),担任翰林修撰。曾两次出任会试同考官,他眼力非凡,取录的考生多为名士。他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后来因为母亲思念故土,便上疏请假还乡。母亲去世后,伦以训因哀伤过度而去世,年仅43岁。


  三子伦以诜,字彦群,号穗石。正德十四年(年),他17岁就参加乡试。嘉靖十七年(年)考取进士。担任礼部仪制司主事,再转为南京兵部武选司郎中。后来请求归家养母,便不再出任官职。曾到西据山从湛甘泉游历,宗师陈白沙主静之学。写文章下笔千言,立马便成。赋诗一韵百余首,宏博不凡。于万历十一年(年)去世,享年81岁。著文集56卷,诗集43卷。

伦文叙一家之中,父子兄弟都考取魁元,故天下称之为“一门四进士,父子魁三元”。为此,明朝皇帝御赐玉旨在黎涌村前建牌坊,上书“中原第一家”。


  伦文叙墓原位于南海罗村镇状元岗,年因为修建南海东西大道,由伦氏后人将其迁至罗村义地岗,出土有墓志铭,墓志铭现存南海博物馆。2年伦文叙墓又迁至长安墓园。

家教名言

一门四进士名垂青史,千古多豪杰光照后人。

——伦氏宗祠联

天榜今朝揭九重,状元人是广之东。光摇四海飞金电,文耀长空驾彩虹。翰林检讨知星者,国史先生识马翁。从此岭南文运转,满江风雨化鱼龙。

——伦文叙《及第》

(本文选自《岭南家风》,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书信息

《岭南家风》简介/p>

岭南好家风,孕育了广东的文明因子,此地的硕彦俊士、先贤望族因之而生根、萌芽、衍绿。一代又一代来自岭南的仕宦、英烈、商贾、学人、名医、革命家、艺术家、科学家……他们是受岭南文化浸润和影响的,也是受良好的家风家教孕育和塑造的。

《岭南家风》对广东地区主要的44位名人家族简史及其家风传承故事进行了系统梳理,以“家族简史”“名人故事”“家风传承”和“家教名言”的顺序介绍该名人家族的源流、家风家教情况。

扫一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